|
结直肠癌可以早诊早治很多人都了解结直肠癌最确切的筛查手段就是结直肠镜,它在结直肠癌筛查中占据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整个结直肠癌筛查流程的核心环节。但是,仅靠结直肠镜的筛查(一步法)存在着几个问题。 一、人群参与率低 首先,结肠镜检查前需要限制饮食和清洁肠道,未接受麻醉的部分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痛苦,导致患者的检查依从性不高。另外,结肠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检查,是有创的,患者常常因为畏惧而拒绝做检查。 据调查数据显示,城癌项目2012-2015年接受结直肠癌筛查的182927例结直肠癌高风险的居民中(覆盖16省份22个城市),仅25593例(14.0%)接受结肠镜检查。 二、结直肠镜供应率不足 我国大部分体检中心结肠镜资源匮乏,就算大家都愿意来做肠镜,医生和设备也供应不上。据估,2019年中国的医生提供了包括治疗、临床检查在内的1200万台肠镜检查。但是我们的肠镜需求量是一个亿,我们只供应了1/10的肠镜,这是远远不够的。 其实不光是在中国,单用结直肠镜筛查的“一步法”在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存在上述问题。科学家们另辟蹊径——序贯筛查,也叫“两步法”,就是先从价格便宜、接受性较高、无创的检查开始,阳性者再进一步进行结直肠镜检查。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人群参与率,同时还提高了结直肠镜的利用率,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 这是因为结直肠镜昂贵、难获得且有创,而大便检测不仅便宜、易获,而且无创,容易让大家参与并且年度检查密度高,这几个优势弥补了大便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不足。因此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并没有一种技术比另一种优越。那么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简单易获且无创的大便潜血和粪便DNA检测这两种方法。 大便潜血 这是一种很好的无创筛查方法,并且可以在家自取,非常方便。取便时我们只要做到以下几点便可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一、推荐FIT 大便潜血包括化学法(gFOBT)和免疫化学法(FIT),荟萃分析结果提示,FIT筛检出结直肠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gFOBT,是发达国家主要的初筛方法,因此推荐FIT。 另外,FIT定量检测准确性高,存储时间长,解决了体检人群取便率低的问题,并且可根据定量的检测结果进行健康管理,更适合体检中心在机会性筛查中应用。但是由于很多医生还没有认识到FIT定量检测筛查的优势,因此在国内开展较少。 二、一年连续两次大便潜血更有效 现在已经有家取型的大便潜血FIT测试,而且我国物流服务很方便,在家中第一次取样以后可以先把它放起来(FIT常温保存期是七天以上),然后隔一到两天再取第二次,两个标本可以一同送检,不会增加太多的麻烦。 三、注意取便的方式 首先,大便千万不能沾水,沾水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其次,我们要注意取便的位置,根据日本研究人员的研究,大便横断面中间部位的潜血阳性率是最低的,表面是最高的,所以取样时应该注意从表面刮取。 粪便多靶点DNA检测 这也是一种可以在家里进行取样的无创肠癌筛查方法。这项检测是在粪便样本中寻找肠上皮癌变或癌前病变脱落细胞DNA片段,如果发现癌细胞的DNA片段,患者需要进一步进行肠镜检查来移除癌细胞。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高于FIT法,对提高肠镜转诊率和阳性检出率很有效。但是价格比较昂贵,有条件者可以考虑应用此方法进行肠癌初筛。 下一篇: “神药”二甲双胍,又有新作用!
|